低速電動汽車市場龐大
目前有關低速電動汽車行業的法規和標準正在制定當中,一眾低速電動汽車企業可以說是“度日如年”,需要及時調整產品策略來應對法規和標準的要求,而相關法規和標準只能來源于企業自身的預測,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可以說我國低速電動汽車行業是完全建立在市場需求基礎之上的,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該行業近年來逐漸發展壯大,據保守估計,我國低速電動汽車的市場容量超過1000萬輛,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元。
低速電動汽車的出現,大幅提升了我國四五線城市及廣大農村地區的交通效率,深入上述地區街頭,低速電動汽車隨處可見,售價較低、充電方便、操作簡單等因素是低速電動汽車快速普及的主要原因。
當然,低速電動汽車行業也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目前該行業缺少約束,企業發展參差不齊,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駕駛者多是老年人,沒有駕駛證,并且多數使用者對交通規則并不是很清楚,駕駛低速電動汽車時常常橫沖直撞,影響交通秩序。
低速電動汽車起步時,大家對產品的定義不高,不論制造水平還是產品都很初級、很原始,因此造成了目前混亂無序的行業現狀。但低速電動汽車不是低質車,低速電動汽車法規和標準的出臺,將是行業洗牌、變革的最佳契機。然而低速電動汽車行業將要面對的不止是嚴苛的法規和標準,還有逐步下探的傳統車企。
傳統車企下探合圍
3月21日,比亞迪e系列正式發布,e系列誕生于e平臺,與王朝EV系列同源并行,比亞迪e系列更加注重品質性價比、新智行體驗。
e1是比亞迪e系列的首款產品,作為一款微型車,新車的目標用戶群體之一就是追求生活向上的低速電動汽車換購者,而比亞迪e1的售價很有可能會在5萬元之內,這將直接蠶食低速電動汽車市場。
除比亞迪外,國內還有一些車企也已經完成了微型純電動車的布局,眾泰便是其中之一。眾泰旗下E200 Pro,補貼后售價6.39萬元,雖然眾泰在品牌、品質方面飽受詬病,但這樣的售價還是很能打動消費者的。
傳統車企在低速電動汽車市場發力,售價又足夠親民,會給低速電動汽車企業帶來巨大的壓力,畢竟傳統車企在品牌、安全性等方面的優勢是低速電動汽車企業不能比擬的。
自強或抱大腿成破局之道
今年2月,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下發了《關于引導有條件的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提質升級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指出,要“引導有條件的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提質升級,規范發展,確定在國家四輪低速電動汽車標準和管理政策出臺前,指導已形成一定規模、有較強創新能力、工藝裝備水平好、生產經營規范的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要求進行整改升級”。
《通知》從企業規模和投資、研發設計能力、生產和監測設施、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等多個方面設定了篩選標準,引導符合要求的車企,具體細則包括生產設施總投資不低于5億元,2018年四輪低速電動汽車業務上繳稅金不低于2000萬元,企業研發設計人員最少不低于100人,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不低于3%等。由此來看,符合規定的企業可以說是少之又少,作為低速電動汽車大省的山東已經開始淘汰一批低速電動車企業了。
相信將要出臺的相關國家法規和標準并不會降低準入門檻,那么低速電動汽車行業必將迎來一場大洗牌。
為應對嚴苛的法規和標準,一些低速電動汽車企業已經在積極圖變,就拿御捷汽車來說,該企業與長城汽車聯手,推出了領途品牌,撕掉了低質、低價的標簽,走上一條高端化的發展之路。
與成熟的傳統車企聯手是低速電動汽車企業未來發展的一條道路,而另一條路則是壯大自身,加大研發力度,提升生產工藝水平,并向高速電動汽車方向靠攏,形成高低速電動汽車協同發展的格局,擺脫因低速電動汽車市場收緊而帶來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