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光伏產業復蘇勢頭正猛,產業上下一片火熱之景。但在向好趨勢之下,依然隱藏著不少“危機”。國內光伏市場雖然一直在卡發開拓,刺激政策接二連三頒布,但光伏市場一直處在“泡沫”階段,很多企業大力發展的同時,問題也接踵而至,拖延著企業的腳本。那么中國光伏市場還“欠”著什么火候?企業等不到“東風”的情況下如何參與“借東風”呢?
一、制定產業政策,開發國內光伏市場
1.1、提高度電補貼政策和并網政策的執行力
為了落實度電補貼政策,使其能夠真正發揮擴大光伏應用規模的作用。需要政府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明確補貼資金的來源。目前主要是兩種途徑:一是加大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在財政預算中所占比例;二是再次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財政部每年補貼給光伏發電的資金數量是有限的,增加可再生能源基金主要還是靠電價附加。國家既然下定決心支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就需要在傳統能源方面“做手腳”,即征收合理的碳稅并適當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值。我國政府支持光伏發電的時間還不長,光伏發電的成本高且裝機量大,只能利用光伏發電的社會效益,讓傳統的火力發電消費者拿出一部分錢來補償“光伏電站為我國低碳減排做出的貢獻”。第二,政府應當建立完善的電子結算平臺體系,縮短光伏補貼結算周期,保障光伏補貼資金及時發放到投資者手中;第三,政府應盡快制定出臺光伏補貼政策的相關實施細則;第四,光伏裝機的總體規模應適度壓縮,提高卒「貝占力度,縮短投資者的回收年限。在目前光伏發電尤其是分布式光伏推廣存在很多障礙和風險的情況下,只有提高投資回報率,投資者才有動力設法消除障礙、值得冒險一試。否則,如果投資回收期過長、風險和障礙又多,我國光伏應用市場就會陷入僵局,出現政策熱、投資者冷靜觀望的尷尬局面。第五,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用戶的初始投資給予補貼,補貼的形式可以采用稅收優惠、直接給予一定比例補貼或者低利率貸款。
為了避免出現隨著光伏系統安裝量增加導致補貼數額巨大,政府無力承受的局面并保持國家政策的連續性。政府可以設定每年的補貼總額,通俗講,就是先算算自己能拿出多少錢補貼給光伏。然后根據補貼總額設立年度補貼標準和光伏裝機量目標,根據光伏光伏發電成本下降逐年下調補貼幅度,用一定數額的補貼帶動更大的光伏市場。只要補貼能夠及時發放,政府就己經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剩下的交給市場決定。
為了提高并網政策執行力,一方面國家每并網一個光伏系統,應該給電網企業一定的卒「貝占獎勵,這部分獎勵從光伏補貼中扣除。光伏發電的推廣應用需要讓電網公司有利可圖,在當前光伏發電成本高、沒有競爭力的情況下,如果補貼只流向了光伏企業和投資者,未惠及電網,這樣的市場絕不會有突破性發展。我國光伏發電要推廣應用,不能長時間無限制損害電網利益,形成一種各方都受益的成熟商業機制是調動電網和民眾積極性的關鍵;另一方面國家電網應盡快出臺電網規劃和調峰電源規劃,并與光伏等新能源規劃有效銜接,使得光伏電站建設有序推進,避免由于盲目上馬導致限電、并網難等問題的產生。
1.2、適當提高居民用電價格
我國長期對居民用電實行低價主要是出于以下幾方面的考慮,一是大幅提高居民電價會影響居民的口常生活,尤其是低收入居民對電價調整十分敏感,可能會引發一定的社會問題。二是中國目前居民電價低,但工商業用電的價格高,是居民和農業用電的兩到三倍,國家通過提高工商業用電來實現分攤發電成本的目的。
低電價政策的實行也會帶來一定的弊端,甚至會違背國家實行低電價的“初衷”。用工商業用電價格補貼居民用電,增加了工業和商業企業的經營成本,這部分補貼出去的電費會反映在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上,最終還是讓百姓間接承擔。百姓的總體生活負擔并沒有因為電價低而得到減輕,相反卻有可能加重。因為電只是人們口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更多的是其他產品和服務。而且長期照顧居民電價會導致經濟條件好、用電越多的家庭補貼越多,經濟條件差、用電越少的家庭補貼越少的不合理分配。電價低也無法激起民眾的環保意識,進而加劇民眾的浪費現象。
適當幅度提高居民電價能夠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增強它們的競爭力,降低對火力發電的嚴重依賴。Zo12年我國火力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78.60%,將近80%火力發電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引起的煙氣污染和粉塵污染是造成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頻繁、連續出現霧霆天氣的罪魁禍首之一。提高居民電價帶來的新能源使用比列擴大、火力發電減少可以緩解環境壓力,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目標。因此總體上講,提高居民電價是值得考慮的。
1.3、完善光伏產品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
國家相關部門和光伏業界應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快建立和完善光伏領域標準體系,特別是并網光伏發電系統的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其次,加強檢測機構建設,使所制定的標準得以貫徹實行;第三,重視認證機構和認證體系建設,強化對于光伏發電系統和部件的質量監測和技術監督,從而規范光伏發電市場,使生產優質光伏產品的企業脫穎而出,技術落后、產品品質不達標的企業被淘汰。
二、依靠技術創新,降低光伏發電成本
制約我國光伏應用市場規模擴大的因素中,發電成本高,并網難等主要因素都需要依靠光伏產業技術進步來逐漸克服。
2.1、提高光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制約光伏發電普及的主要障礙是成本高,光伏企業必須通過生產工藝和裝備的技術進步來大幅降低光伏發電系統的初始投資成本;通過逐步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使光伏發電成本接近、達到甚至超過常規電力的成本,才能有大發展。這個問題適用于整個光伏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上游多晶硅生產環節,具有較大的成本下降空間。我國雖然己經取得了多項多晶硅生產相關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但在綜合能耗、副產物利用、裝備等方面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光伏企業應增加在這些方面的研發投入,解決相關技術問題,從而降低多晶硅成本,提高光伏產品質量。
產業鏈中游的光伏電池生產廠商應通過改進現有的制造工藝、設計新的電池結構、開發新型電池材料等方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光電轉換效率。電池轉換效率每提高10l0,可使光伏發電系統成本下降4%。還要積極發展各類薄膜光伏電池和其他新型太陽能電池。和晶體硅光伏電池相比,薄膜電池具有原材料消耗少、生產能耗低、應用空間更廣泛等優點,是未來太陽能電池技術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產業鏈下游的光伏電站建設要掌握的核心技術有逆變器技術、并網技術等。逆變器是光伏發電系統的關鍵設備,其效率直接影響光伏系統的發電量,性能參數和產品質量決定了光伏發電的電能質量、穩定性和可靠性。當前我國光伏企業應盡快研制大功率、高效逆變器,進一步降低逆變器成本。
除此之外,提高光伏產品生產設備和輔助材料的國產化水平、增強光伏系統集成能力也是降低光伏發電成本的有效途徑,應當引起我國光伏企業的足夠重視。
2.2、堅持政產學研之間的有效結合
光伏技術研發應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政府為支撐的產、學、研相結合。光伏企業應注重生產過程中的生產工藝和技術創新。大學、科研院所等研究機構應當充分發揮各自的人力資源優勢,做好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攻關工作。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的基礎研究中,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投入研發,以利于科研成果的轉化。光伏產業屬于新興產業,技術研究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和長時間的積累。在當前絕大多數光伏企業資金鏈吃緊的情況下,政府應當對技術研發給予財政和信貸支持、稅收優惠。同時國家應加大對光付產業的科技投入,建立國家級光伏技術研發中心,把國家層面的研究和企業的技術研發結合起來。
例如,當前,減小光伏發電對電網沖擊的辦法有兩種:一種是加強智能電網建設,另一種是研發大規模儲能裝置。智能電網以現代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信息和控制技術為基礎,能夠最大程度利用不穩定供能的新能源,提高電網的抗沖擊和調控能力,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安全性和可接入性,能夠滿足光伏系統兼具發電和用電的特性。
為解決光伏發電“間歇性”問題,應用規模儲能設施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多余電力可以儲存,“削峰填谷”,延長供電時間;二是將不穩定的光伏電力進行優化,形成穩定的功率輸出,提高光伏電力的整體質量。
三、培養光伏領域所需人才,提升產品質量
3.1、人才培養
人才是光伏技術研發和光伏發電推廣的關鍵,人才培養一方面需要建立和完善光伏發電的人才支撐體系,通過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渠道,全方位培養光伏產業所需的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應培養基層的技術人員,便于光伏應用產品的推廣和使用,并在推廣應用的過程中為用戶解決實際問題。
3.2、提升產品質量,建立品牌優勢
光伏電站是一個工業系統工程,需要把各種各樣的光伏產品設計組裝到一起。制造環節中的任何一個質量控制不健全或不嚴格執行,都有可能對光伏產品的光電轉換效率及壽命造成直接或潛在影響。到了下游光伏電站建設階段,各種各樣的質量問題都由點積累起來形成線和面,集中凸顯出來,但是一旦電站建設完畢,單個光伏產品有問題可以更換,如果是產業鏈上游的原材料質量有問題,就回天乏術了,所以光伏產業各環節各鏈條的質量控制都至關重要。因此,保證光伏產品質量需要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把質量管理延伸到材料的供應商,與他們一起構建整個質量管理體系。各光伏企業應通過使用高品質材料和成熟的生產工藝,實行嚴格的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制度,提高管理人員和一線員工的質量意識等來保證光伏產品質量,進而才能建立和維護高科技、高品質的中國光伏產品品牌形象。
四、小結
?。ㄒ唬┠壳肮夥l電難以大規模推廣的根本原因在于成本較高,雖然光伏發電成本一直在下降,但是預期在2020年之后才能降低到常規電力的水平?;谖覈幕茉淳o張狀況和環境保護壓力,我們絕不能消極的等待,政府應當積極采取措施,擴大光伏應用市場。
?。ǘ╇m然國內光伏市場在政府一系列市場激勵措施的引導下形成了一定規模,但是還缺乏長期穩定的激勵政策和長效發展機制。同時,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和光伏市場機制不健全,存在著很多制約光伏市場發展壯大的因素,這些因素靠市場自身難以消除,只有靠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或者以其它方式參與解決。
(三)德國、美國、口本推廣光伏發電的時間都早于我國,三國政府為推廣光伏發電所采取的的很多政策措施都非常值得我國借鑒。但由于發展時間、發展模式、經濟水平、房屋結構、電價水平、電網情況等不同,我國在借鑒國外相關的成功經驗時,應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
?。ㄋ模┢瞥夥l電的高成本“瓶頸”,除了靠政府給予補貼外,還需要光伏企業運用技術創新、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來推動。在保證光伏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光伏系統價格和光伏發電成本是光伏企業的重要命題。理想情況下,光伏發電成本如果比火力發電還要低,電網企業將會積極收購光伏發電,并網問題將不再是問題,其他制約光伏應用市場規模擴大的因素也會變得相對容易解決。
?。ㄎ澹﹪鴥裙夥鼞檬袌銮巴臼枪饷鞯?,然而不可能一蹦而就,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的推廣面臨著很多障礙,短時間內難以完全解決。但是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光伏發電。不斷完善調整扶持政策,引導規范市場運行,逐步掃清發展障礙,我國光伏市場也能像德國、美國、口本一樣實現又快又好發展。
我國光伏應用市場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所面臨的政策環境和光伏產業狀況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本文只是對我國光伏應用市場做了初步分析,對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光伏企業的發展策略缺乏更為細致而精確的描述和研究;另一個較大的局限是,文中某些部分缺少數據分析做支撐,如我國離網光伏系統規模等等。今后一方面應該對政府在光伏發電推廣中的干預程度如何把握,干預手段如何選擇等問題上進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論文中某些問題仍需進一步探討,如政府扶持政策的實施細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