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出臺《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引發了業界關注。該文件對電池生產企業做出了產能限制,如電池年產能不低于1億瓦時;正極材料年產能不低于2000噸;負極材料年產能不低于2000噸;隔膜年產能不低于2000萬平方米;電解液年產能不低于2000噸,電解質產能不低于500噸等。
與早前發布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規定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單體生產企業年產能不低于2億瓦時的要求相比,這次鋰電池行業規范條件要求相對較低,這有利于防止電池企業跟風發展動力鋰電池,從而為儲能和消費型鋰離子電池消費需求保留了很大的空間。
除了電池產能之外,鋰電池關鍵材料年產能要求比以往的政策有所提高,這將在很大程度上保證產業規模化生產,預計在該標準下,不達標的企業將會被兼并重組,行業迎來洗牌潮。
鋰離子電池是指使用鋰合金金屬氧化物為正極材料、石墨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的電池。與鉛酸電池等傳統電池相比,鋰電池在同體積下容量更大,生產、使用與回收過程對環境污染小,因而近年得到大力推廣。
目前鋰電池已經廣泛應用于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與移動電源等消費電子產品中,但發展勢頭最為強勁的還當屬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動力鋰電池,鋰電池領域投資興起與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放量密切相關。目前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采用鋰離子電池作為動力源,動力電池成本約為純電動汽車成本的50%,隨著新能源汽車不斷在國內普及與推廣,動力鋰電池產業在新能源汽車的放量行情中獲益良多。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2014年1-12月,我國電池制造業主要產品中,鋰離子電池累計完成產量52.9億自然只,產量與上年持平,2014年鋰電池整體市場規模達到952.16億元,同比增長30.31%,得益于動力鋰電池的快速發展,2014年鋰電池整體市場規模達到952.16億元,同比增長30.31%。
今年1至7月,新能源汽車已累計生產9.89萬輛,同比增長3倍。預計2015年我國電動汽車銷量將達22萬臺,同比增長162%,動力鋰電池需求約達12.5GWh,產值約合250 億,而動力鋰電池實際產能或只達5GWH。我國動力鋰電池產能遠未滿足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需求,發展空間巨大。預計未來10年內,我國動力鋰電池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600億元。
鋰電池產業將迎來黃金發展的十年,但鋰電池安全與續航問題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依賴于鋰電池關鍵材料技術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國家相繼出臺動力電池與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有利于加強鋰離子電池行業管理,提高行業發展水平,引導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鋰電池十年黃金發展可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