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在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主辦的“互聯網+汽車+交通”高峰論壇上,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傳遞出如下信息:新能源汽車科技發展“十三五”的實施方案正在制定,目前已經通過國家科技專家組的總體戰略規劃布局。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的技術研發目標是:百公里電耗降低20%,達到12度(不開空調);產業化后,續駛200~250公里的小型純電動轎車,取消補貼后可以與燃油車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已經完成了去年一年的銷售量。累計生產7.85萬輛,同比增長3倍;銷售7.2711萬輛,同比增長2.4倍。歐陽明高預測,以此速度發展,明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有望在產業規模上達到世界第一。他說:“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走了三步,第一步是產業的醞釀期,從2008年開始的500輛新能源汽車,在大中城市的服務領域各種新能源汽車車型的示范。第二步是產業的導入期,新能源客車、小型電動車、插電式電動轎車投入市場,目前電動汽車的銷量占到我們汽車總銷量的1%左右,今年年底有望達到20萬輛左右。第三步是成長期,希望在2020年左右全新結構的輕量化純電動轎車、燃料電池汽車、智能化電動汽車會先后進入產業化階段。”
他告訴記者,新能源汽車科技發展“十三五”的實施方案正在制定中,目前已經通過國家科技專家組的總體戰略規劃布局。目標是,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科技體系和產業鏈,為實現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提供技術支撐。
據介紹,該方案分為基礎科學、系統集成、共性核心技術和集成開發與示范4個層次,完善新能源汽車“三縱三橫”技術體系和研發體系,即燃料電池系統、混合動力系統、純電動系統“三縱”。共性核心技術、動力電池和電子管理的“三橫”。重點對300瓦時/公斤的單體機系統已研究。其次是電機驅動與電力電子,以新一代寬進代半導體為核心,抓住下一輪的技術變革技術。同時,研發電子控制與智能技術,即智能汽車技術開發。同時在材料學等基礎科學方面研發,重點圍繞動力電池與電池管理、電機驅動與電力電子、電動汽車智能化、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插電/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和純電動力系統6個創新鏈部署38個重點研究任務。
談到國際汽車智能化技術現狀與國內的差距,歐陽明高說:“國際上智能汽車發展迅猛,主要的汽車廠商都會在2020年前后自動駕駛的技術將會基本就緒,與之相比中國的差距比較大,無論在技術水平、在基礎設施的規劃、在整個的政策和測試規范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十三五”期間我們將通過跨行業、跨領域的協同開發,盡快實現我國自主的智能駕駛汽車平臺技術,應對國際上汽車技術的新一輪競爭。建立起完善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車研發體系和標準法規體系,促進智能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化。將以純電動汽車為平臺,在整個專項中將會是電池、純電動汽車、智能化三個聯合研發。”
目前正進行動力電池與電池管理研發,2020年的目標是轎車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達到300瓦時/公斤,壽命達到1500次,成本要達到0.8元,比現在降低50%,系統比能量要大于200瓦時/公斤,比現在提高大約1倍。
2020年純電動汽車技術研發的目標是百公里電耗降低20%,A級車達到12千瓦時每百公里,產業化后續時200~250公里的小型純電動汽車,取消補貼也可以跟燃油車競爭。他說:“目前我們補貼還偏高,所以必須要到2020年使它達到跟傳統車競爭,這個傳統車競爭不是初次的購買成本,而是包含了整個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因為從目前來看,使用成本電動車燃油省很多。”2020年的目標是開發出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的平臺技術,電動汽車智能化水平達到SAE三級,就是在高速公路可以無人駕駛,要實現百量級電動自動駕駛汽車、千輛級智能駕駛輔助電動汽車示范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