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各國都紛紛加快新能源汽車布局,2014年,全球電動車和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產量達40.3萬輛,增長67%,勢頭迅猛。在利好政策和產業規模效應的帶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迎來高速發展期。
安徽省經信委裝備工業處的鄭斌表示,隨著充電設施的不斷完善和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知度的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會迎來更加快速的發展期。
“新能源汽車發展是大勢所趨,應牢牢抓住這一趨勢和機遇。”安徽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及時出臺省級政策引導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顯得尤為重要。
安徽省提出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國10%目標
安徽省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較快的省份。目前,安徽省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部件研發水平全國領先,已初步形成以合肥、蕪湖為中心,以奇瑞、江淮為骨干,集研發、產業化、示范運營三位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數量居全國前列。
記者從安徽省經信委了解到,安徽省提出,到2017年底安徽省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占全國10%的份額,即達到7萬輛,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產能約占國家規劃目標10%的份額,即20萬輛的目標。
電池成新能源汽車發展“攔路虎”
記者了解到,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大多數采用鋰電池,選擇的是與美國相同的磷酸鐵鋰路線,但鋰電池技術整體水平仍落后于美國、日本。例如日本電池平均能量密度要高出中國平均水平的30%-40%,充電次數也能達到中國的幾倍。
據業內人士表示,安徽省內的電池企業和實力強大的國外企業相比,在產品質量、研發隊伍、市場規模上相比,都相差甚遠。目前,國內的新能源車轉向國外配套已經成為趨勢。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關鍵零部件的供應上陷入核心技術“空心化”的尷尬。
充電設施滯后“絆住”了電動汽車的“腿”
充電站、充電樁、電池更換站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新能源汽車推廣和市場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先決條件。而目前充電設施建設仍然較為滯后。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安徽省僅建成了16個充電站、6100多個充電樁,并且主要集在合肥和蕪湖兩市,絕大多數公共建筑和公共場所均無配套充電設施,同時充電運營市場尚未建立,遠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產業化和市場化的需求。
雖然新能源汽車發展遇到諸多困難,但是前途仍然十分光明,針對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發展中遇到的諸多困難,安徽省出臺了新能源汽車“新政”,旨在通過政策導向,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