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期間,可穿戴設備、動力電池市場可能爆發的猜測,充斥著整個行業。與此同時,石墨烯、氫燃料等概念也有越炒越火之勢,而各大企業頻頻投資、并購的消息也讓人眼花繚亂。在很多業內人士的眼里,一場行業大變局已經拉開序幕。
然而,在 “熱鬧”了一年之后,整個鋰電企業并沒有感覺到與往年有太大的不同。石墨烯等概念仍然“半生不熟”,企業主們也普遍反映,未能從所謂的“新能源汽車爆發”中得到明顯的好處。相反,不少的企業主們卻感覺到日子越來越難過,而倒閉的企業也是越來越多。
說好的“變局”沒有到來,喧囂完之后,動力電池性能偏低、鋰電產業高端產能不足、國產產品質量與國際水準存在差距等情況還是沒有太大的好轉。
“鋰電企業需要戒驕戒躁,應該有更多企業看清局勢,冷靜下來做些實事。否則,明年年末大家在回顧的時候,發現情形還是在原地踏步。”高工鋰電董事長張小飛說道。
動力市場未見爆發
中國人對“元年”的說法可謂情有獨鐘。早在2010年,當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新能源汽車列入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列時,就有不少業內人士驚呼,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元年”來了。
然而,新能源汽車近幾年的發展,卻讓廣大對其寄予厚望的業內人士大失所望。2013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7533輛和17642輛,不足汽車總產銷量的2‰。
由于市場不景氣,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元年”的說法也有所沉寂。而到了今年下半年,隨著9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的飄紅,2014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元年”、“爆發元年”的說法,又開始大行其道。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30271輛,對比2013年1-9月累計銷售6913輛,2014年同期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速高達365%。
從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確實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對于動力電池市場,鋰電池企業是否真應該一擁而上去爭奪市場,仍然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