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發布預測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為715億元,同比2013年的590億元增長21.1%。
多位業內人士在2014高工鋰電年會上接受采訪時表示,預計2015年國內鋰電市場規模有望達千億。與此同時,2014年鋰離子電池行業競爭激烈,破產倒閉不在少數,高工鋰電董事長張小飛認為,未來3~5年內,三分之二的企業將會被迫退出。
破產倒閉超過40家
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統計分析,2014年我國3C市場用鋰離子電池預計增長6%,全國銷售規模為580億元;預計動力電池總需求120億元,同比增長200%;儲能用鋰離子電池,包括通信和新能源應用,預計需求15億元。
據統計,2014年1月至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5.67萬輛,同比增長5倍。
然而,隨著動力市場的逐步升溫,鋰電池行業內的企業分化開始進一步加劇,大廠產能利用率大幅上升,部分動力電池企業的產能出現不足,開始擴充產能,而不少中小企業則面臨著產品定位低端、價格競爭激烈、應收賬款高企、產能利用率不足等一系列困局。數據顯示,2014年,有超過40家企業破產倒閉,主要材料價格下降幅度大,其中,電解液價格下降超過30%。
“由電動車大潮帶動的鋰電行業整合兼并將直接推動行業格局出現大的變革,大者恒大的局面將會在未來幾年內集中出現。”高工鋰電董事長張小飛認為。
記者梳理統計發現,目前鋰電行業的并購重組主要有三種形式,其一是橫向整合,比如2014年8月25日,天齊鋰業通過全資子公司天齊鋰業香港以1.22億美元收購銀河鋰業國際100%股權;其二是縱性整合,比如2014年7月,新宙邦以自有資金人民幣2796.80萬元收購張家港瀚康化工;此外,新資本入駐,一定程度上也攪活了市場,加速行業的充分競爭。
業內認為,隨著整合不斷進入深水區,行業上下游將進行新一輪洗牌,國內鋰電行業將有望誕生航母級龍頭企業。
超級電容有望替代鋰電?
另一方面,有關“超級電容與鋰電池究竟是互補還是互相替代之爭”也從未平息。
賽迪顧問汽車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張謙表示,超級電容的優勢是瞬間的功率巨大,可以達到鋰電池的20~30倍,適合使用在需要快充快放的領域,比如公交類似擺渡的運營車輛,對充電站的建設要求低,不占用大量的面積和設備投資。此外,超級電容器的壽命一般在50000次以上。
“不過,缺點就是能量密度低,包括體積能量密度和重量能量密度兩個方面,所以更多應用在體積、重量相對不太敏感,對于瞬間大電流有應用要求的使用環境。”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新宙邦董事長覃九三認為,目前超級電容的能量密度只有鋰電池的十分之一,整個市場規模也只有鋰電行業的十分之一,公司目前在超級電容業務的成長速度仍然有所波動,但總體上還是有兩位數的穩步增長。
“如果裝1度電,大概需要100公斤以上的超級電容器,但如果用鋰電,10公斤左右就夠了,如果發展到300瓦時/公斤,有可能一度電在車上不到5公斤。”興能新材料CTO、中科院成都有機研究所研究員范未峰舉例,目前一輛大巴是300度電,如果全部用超級電容,重量將“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