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形勢,年勇建議從三方面對監管模式進行完善。首先是推動創新,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解決我們面臨的能源交通安全問題,推動產業技術進步。其次是通過立法,改變過去傳統的管理模式。使管理逐漸走向法治化,使法律能夠覆蓋汽車產業的全生命周期。第三是推動監管改革,改變過去重前置審批的監管模式,進一步采取多種措施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使管理水平管理能力能夠適應經濟發展、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
汽車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意味著今后包括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內的自主品牌汽車產業的發展將更加重視市場的力量。通過市場間企業的競爭與合作,帶動整個產業盡快從此前的“政策軌”切換到“市場軌”。
市場化關鍵在服務
萬鋼對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主要建議也同樣落腳于市場化。他指出,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首先要堅持市場導向,激發企業的活力,引導企業自主加大研發投入,使企業成為研發的主體,使企業成為加強產學研合作的主體,使加強產學研合作成為增效的內升動力,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商業化。同時還要引導創業投資和社會資本,加大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支持,探索建立新型科技、創新投融資平臺,為不同企業提供多樣化的投融資服務。
此外,要優化市場環境,清除體制障礙。在安全、環保的前提下,降低新能源汽車市場準入的門檻,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的投入。要完善標準、健全法規、嚴格監管、著重破除地方保護的壁壘,建立統一有序的市場環境,進一步促進企業的公平競爭,促進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
業內分析認為,在監管模式變革的背景下,隨著“十三五”規劃的加速制定及出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化的速度有望加快,真正依靠市場的力量帶動整個產業發展的時刻有望提前到來。
“傳統的汽車產業面對的是年銷量超過2000萬輛的巨大市場,因此車企在傳統領域里的競爭只要苦練內功就能達成,而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僅極為微小,消費者對新能源車本身也存在認知不足等系列問題,所以在新能源領域,除苦練內功之外,還必須內外兼修,做好用戶服務。而后者可能是取勝的重要條件。”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介紹說,“對車企來說,基于技術層面上的優勢都有可能被復制和超越,但基于服務的創新則不容易被模仿,也有利于企業差異化特色的打造。”
多部委共推新能源車產業市場化 啟動“十三五”規劃
[摘要]“十三五”電動汽車科技規劃將緊跟電動汽車產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經濟發展,把握關鍵重點,在下一代電機電控系統、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技術和安全等重點領域開展技術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