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仍是本屆“兩會”汽車界關注的重點之一,工信部、科技部、汽車企業代表人士紛紛對新能源汽車發展建言獻策。 不過,鑒于人大代表是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所以他們可能只是代表了一部分利益群體的狹隘聲音。
真理越辯越明,對于新能源車發展路線的選擇,亦是如此。
鎳氫電池是備用選擇,鋰電池是發展方向?;旌蟿恿囀菄艺咧笇碌钠髽I行為,純電動車則是國家戰略行為。這沒有什么好爭論的。并不是相對論,也不是單項選擇題。
或許你會說不選擇不就省掉這件煩心事了嗎?確實如此。然而在不遠的將來,將是新能源汽車稱霸天下,也早已成為眾人共識。此外,考慮到油價下降給“兩桶油”帶來的痛苦,可能轉嫁到咱老百姓身上,咱也可以未雨綢繆起來。
從國內主流的幾家車廠來看,技術路線上都在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適當研發混動技術和產品,跟蹤發展燃料電池技術??屏h的鐘總堅信自己的優勢在鎳氫電池,但他敢說自己永遠孤注一擲,沒有布局純電動汽車么?
實際上,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究竟是采用鋰電池還是鎳氫電池,即使在全球范圍內,爭論都由來已久。即便如此,包括豐田在內的國際主流汽車企業普遍認為,鋰離子電池將逐步取代鎳氫電池,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主驅動力。但同時,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片面和不平衡性,也是人所共知的。
盡管北京等城市透露出來的市場信息讓人感到興奮,然而,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需要更大規模的增長,才能最終確保國家“十二五”政策目標的達成。
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明確規定市場的目標: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如果說2015年累計50萬輛產銷量的目標都存在很大難度的話,2020年年度產銷200萬輛的目標,基本就無望達到。
當前一些城市或區域地方保護政策的松動,讓2015年的目標實現越來越有希望,但是7年之后的年度產銷200萬輛目標,就不僅僅是需要消除地方保護主義這么簡單。
徹底改變目前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試點政策,將是完成政策目標的必要方式。從某種程度上,如果說地方政府限制外地品牌準入當地市場,限制了當地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話,那么,試點政策就等于限制了中國整個國家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空間。因為,按照試點政策,試點以外的政策是不能獲得政府財政補貼,也不可能被允許注冊新能源汽車牌照的。也就是說,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規模,只能被限制在試點城市或區域以內的市場發展。
這種將全國市場限定為部分區域市場的政策,無疑極大限制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空間。因此,要想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獲得更大幅度的增長,就必須取消試點政策,實現新能源汽車銷售在全國市場的開放。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空間,與傳統汽車市場一樣,具有世界第一市場的巨大潛力,但是,只有政策得當有力,企業商業模式不斷創新,這種潛力才能被激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