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日,由國家能源局指導,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與杜塞爾多夫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儲能國際峰會2015”在北京召開。在儲能技術分論壇上,恩力能源科技公司副總經理車勇發表題為《aquion水性鈉離子介紹》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內容。
恩力能源科技公司副總經理 車勇:
今天我將為大家介紹一種電池行業比較特殊的儲能技術方案——水性離子電池。
過去幾年,我國的能源需求不斷攀升,供給方和需求方都在不斷擴大,預計未來這一現象仍會繼續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儲能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是,現在市場上儲能技術還沒有被廣泛使用,其直接原因就是成本過高。儲能成本不僅體現在初始的裝機成本,還包括每儲存一度電帶來的成本損耗。目前,行業內一般用度電處理循環后的成本來估算電池儲能的成本。從家庭到商業、電網等不同應用場景下,不同國家會對準入條件和進入市場的成本做出不同限制。下面我們重點探討一下電池儲能,包括釩硫、鈉硫、鉛電池以及最新的鋰離子電池等方案。
水性離子電池技術基于傳統鋰離子電池原理,離子在正負極之間來回流動。水性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的最大區別,在于我們將鋰離子電池中的電解液更換為鹽水,讓鋰離子可以變成鈉離子,甚至是其他金屬系的例子。這種電池體系的關鍵點在于使用了中性的鹽水,在鉛酸、釩硫、鎳鉻電池中沒有類似的技術。
從學術角度講,水性離子電池并不是全新的概念。早在1995年,加拿大的一位著名電池行業專家就發表了相關論文,提出了水性鋰離子電池體系,但當時研發出的電池只能使用25次。2005年,復旦大學姚教授將負極換成了活性炭,大幅提高了電池壽命。2008年左右,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也發表了相關論文,并且成立了專門的公司來推進水性離子電池的產業化。
從專利方面看,不管是鉛酸電池還是鋰離子電池,都可以查到數萬條專利,但水性離子電池的相關專利非常有限。最早的水性離子電池專利出現在加拿大,是在1995年申請的,現在這項專利已經過期了。2005年復旦大學也申請了水性離子電池的一項專利,但當時沒有在境外申請,采用的是活性炭負極體系。再后來,彼得堡大學的一個團隊成立了水性離子電池產業化生產的公司。
恩力能源成立于2012年,是一個年輕的公司。在公司成立之初,恩力能源就與復旦大學簽訂了獨家專利的轉讓權。之所以取名叫“恩力”,也是為了感恩,在電池行業中感恩前人所做的所有工作,包括美國在產業化和宣傳新電池方面做的工作,讓我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展工作。
目前,恩力能源在國內也申請了一系列專利,圍繞水性離子電池體系建立了自己的知識產權體系。目前,市場上還很少看到水性離子電池,原因在于使用了水之后,電池的能量密度會下降。高電壓的鋰離子電池可以做到5伏左右,使用了水之后能量密度就變低了。此外還要解決電池材料不被水腐蝕的問題,我們的目標是要做出廉價、長壽命、安全的電池。
自從1991年索尼公司做出第一顆18650鋰離子電池后,能量密度不斷攀升。隨著筆記本電腦和移動式小型錄像機市場的發展,鋰電市場隨之擴大,成本逐漸降低,在15年的時間里,從3美元/瓦時降低到0.5美元/瓦時?,F在,隨著電動汽車的需求上漲,鋰離子電池的成本還在繼續下降,目前成本下降主要是靠做三元電池來提升能量密度。
現在,從市場需求量方面來看,儲能所需的集裝箱式電池和過去筆記本電腦電池的需求量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而且在電池材料上也不存在資源供給困難。
當我們討論成本時會在長線運營過程中去評估收益,將電池成本降低一半或者降低到原來的1/3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我們無法將成本無限制的降下去,但我們可以將電池的壽命做的更長?,F在,有的電池循環壽命已經達到了上萬次,我們不斷開發新技術,就是要將水性離子電池的壽命按數量級延長,這種線路是可行的,我們已經申請了相關專利。
大規模儲能是新型的市場需求,我們過去設計的電池并沒有完全滿足環保、壽命及初期成本的需求,我們希望能夠與業界同仁共同努力,爭取研發出長壽命、環保、安全、高能量密度的電池。目前我們能做到的能量密度是25瓦時/公斤,好一些的可以做到30瓦時/公斤。
我們與一家德國公司共同成立了合資公司,開發德國市場。除了水性鈉離子電池外我們今后也會研發鋰離子電池,在歐洲進行試點和銷售。另外,“互聯網+”和儲能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向,我們也會推進相關領域的研究。謝謝大家!
(電池中國網獨家稿件,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