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儲能國際峰會2015”在北京落下帷幕。本屆峰會以“推動儲能商業化”為核心議題,從政策解讀、技術應用和金融創新等方面展開討論。
國務院參事徐錠明在接受本網采訪時指出,能源互聯網是大勢所趨,我國的能源改革亦是勢在必行,所以,我們要轉變思維方式,促進民族創新,推動我國儲能產業的發展。
轉變觀念促進民族創新
談及“儲能國際峰會2015”的重要意義,徐錠明表示,峰會的意義不在于政策解讀,而在于與國際儲能同行們的交流學習,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喚醒全民族的創新意識。
“只有很多的胡思亂想,才能出來奇思妙想,所以我認為儲能國際峰會最重要的是給人們帶來新的觀念,即新科技將帶來新文化,新文化將帶來新世界,新世界將帶來新視角,新視角才會帶來新思維。”徐錠明如是說。
目前,在儲能方面,與美國、德國等國家相比,我國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徐錠明表示,“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時代、大數據時代,不能拘泥于原來的東西,不能永遠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用別人的昨天解釋我們的今天。對今天的掌控決定著對未來的把握,國外不可能把核心技術賣給我們,賣給我們的時候后面已經有一手了,所以儲能界要看清這個事實,立足于自主創新,把我國的儲能技術提升到世界先進水平,搶占未來能源互聯網的制高點。”
能源改革已勢在必行
我國儲能產業要進一步發展,需要國家有一個總體的方案和路徑,而日前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對儲能產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規劃。徐錠明認為,我國儲能產業的發展,關鍵在于要具體落實國家對儲能產業的規劃。
目前,在儲能領域,我國儲能產業的人才太分散,還沒有形成穩定的研究力量,因為國有企業沒有精力搞研究,而民營企業又沒有能力搞研究,但我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就是能夠集中精力干大事。所以,我國儲能產業的發展,需要國家給予引領和支持,把人才集中起來搞研究,要把“中國制造2025”中有關儲能的規劃具體實踐和落實。
談及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聯合下發《關于改善電力運行調節促進清潔能源多發滿發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新電改”),徐錠明表示,“新電改”有利于我國分布式能源的發展,有利于儲能產業的發展,但仍需要進一步開放我國的電力市場,打破壟斷現狀。
因為可再生能源是分布式能源,所以,可再生能源和儲能與智能電網更匹配。徐錠明指出,第三次工業革命和“德國工業4.0”所要形成的能源體系即“分散生產、聯網共享”,所以,未來,人人都是能源的生產者,人人也都是能源的消費者。“天上一片云,地下端相連,恢恢織成網,服務你我他,服務千萬家。”
徐錠明強調,未來,我國的能源改革,要打破壟斷,培育市場,發展市場,這樣才能夠推動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及儲能技術的進步。
能源互聯網是大勢所趨
隨著“互聯網+”的升溫,能源互聯網的概念已成為能源界的共識。業界認為,能源互聯網作為一次能源技術革命,互聯共享將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的經濟產業布局和能源生產消費模式,互聯網基因高度開放的特性,也會推動我國能源行業的變革。當下的重點是要解決好儲能的根本問題。
徐錠明也曾指出,與能源相關的六個方面都離不開儲能:即節能減排離不開儲能,綠色發展離不開儲能,可再生能源規模利用離不開儲能,地區能源安全離不開儲能,能源互聯網離不開儲能,及社會智能化離不開儲能。徐錠明表示,現在電力能源的特點是即發即送即用,只有把能源和智能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實現能源互聯網。
“只有把能源和智能結合在一起,才知道什么時候需要能源,需要什么能源,誰需要能源,才能最終實現‘因能制宜各盡其用,因需制宜各得其所,因地制宜多元開發,因時制宜梯級利用’。”徐錠明如是說。
這與“德國工業4.0”中所提出的“因能制宜、各盡其用”有異曲同工之妙,即我們要走低碳化、綠色化、智能化的道路,就必須要依靠能源互聯網。而能源互聯網的建設,需要我們更多地了解世界、了解未來、了解現代化,我們需要從零到一的進步,需要顛覆性的創新。
?。姵刂袊W獨家稿件,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