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的發展對于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極高,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但是,很多制造企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生產模式,在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也對資源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推動“中國制造”逐步走向“綠色制造”,已到了非常緊迫和關鍵的時刻。
在今年5月8日國務院公布的《中國制造2025》中,“綠色”作為一個重要關鍵詞出現了46次,這也讓很多傳統制造業開始謀求以綠色化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走綠色化、智能化道路。作為蓄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超威集團近年來多措并舉,強化清潔生產,全面推進“綠色制造”。
理念驅動“綠色生產”
在超威集團看來,沒有不污染的行業,但是有少污染或者不污染的企業。從1998年公司成立以來,超威集團始終堅持自律為先,全員普及環保意識,并引入社會公眾監督體系,引領鉛蓄電池行業健康、良性發展。
一直以來,超威集團對自身的環境要求就是“圍墻以外是花園式的,圍墻以內希望是食品級的”。盡管生產的產品是鉛酸蓄電池,但在職業衛生標準和污染治理水平方面,超威一直在以食品行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不論是工廠選址、廠房的設計和建設,還是環境評估、對環保設備的投入,超威集團都力求能夠兼顧。此外,超威集團所有產品的研發也都首先立足于低碳環保,不僅出廠的產品要做到綠色環保,生產過程中也要把污染控制在正常范圍甚至要達到零污染。
為了更好地推行綠色環保事業,超威集團請來第三方監測機構,在每個超威工廠的排放口放置即時監測系統,并將工廠周邊土地的檢測結果每年都向當地村民進行公示,讓廠內工人安心,工廠周邊的百姓也同樣放心。
技術促進“綠色革命”
作為全國電池行業11家清潔生產倡議發起單位之一,超威集團早在2006年就開始試行清潔生產改造工作。通過不斷提升技術水平,改進核心工藝,超威集團努力將傳統鉛酸蓄電池做到極致,實現資源環境消耗的最低化,產品質量工藝的最優化,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工作。
2006年,超威集團在江蘇建成內化成中試生產基地。經過前后三次大的工藝調整、無數次的試驗、產品報廢、設備升級,超威集團打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掌握了無鎘內化成工藝。2010年12月,超威集團《無鎘鉛蓄電池多階段內化成工藝》順利通過浙江省科技成果鑒定,并被認定為其工藝技術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2013年末,超威集團將無鎘內化成核心工藝源代碼對外開放,助力整個鉛蓄電池行業的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
2014年,超威集團“原子經濟法鉛回收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鑒定,在節能減排、防污治污和循環利用方面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對傳統鉛回收產業具有顛覆性、革命性意義。據測算,按照最新的“原子經濟法”回收處理自產自銷的廢舊電池,與傳統“火法冶煉”相比,超威集團每年可節電0.8億度,節煤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9萬噸,減少含鉛廢水120萬立方,減少鉛排放量近2萬噸。
通過不斷的技術革新,超威集團持續改進核心生產工藝,在提高傳統鉛蓄電池性能的同時,實現資源環境消耗的最低化,在生產制造環節掀起了一場“綠色革命”。
推動全行業“綠色制造”
作為新能源及綠色環保工藝領域領先的企業,超威集團在自身注重清潔生產的同時,也承擔起社會責任的重擔,不斷推動整個行業走綠色健康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今年5月,國家環保部、工信部、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電池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征求意見稿)》,對電池行業清潔生產設定了相關規范指標,超威集團參與了該《指標體系》的起草工作。超威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能夠結合自身生產情況,參與起草電池清潔生產相關規范標準,除了是對企業在清潔生產方面工作的一種肯定,更是督促企業更好向前發展的一種激勵。
今年6月13日,依托超威集團旗下超威電源有限公司興建的“國家環境保護鉛酸蓄電池生產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正式掛牌成立。據了解,該技術中心將對提升鉛蓄電池行業清潔生產和污染防治的技術水平,促進全行業的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為了更好地提升電池行業清潔生產和污染防治的技術水平,促進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快新型電池生產技術及節能技術研究推廣,由超威集團承辦的“2015中國電池產業綠色化發展研討會”將于9月19日-2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舉行。據悉,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是“布局‘十三五’——電池環保產業趨勢與創新發展”,將圍繞“加強和促進我國電池生產及回收再生污染防治產業暨綠色化發展”的主體思路,以我國電池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及重金屬污染防治的需求為導向,針對我國電池生產及回收再生污染防治急需解決的關鍵性問題進行研究。
超威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不論是參與起草電池行業清潔生產指標體系,還是與行業協會共同召開電池產業綠色化研討,超威的目的始終只有一個,那就是推動整個電池行業的轉型升級,實現電池行業的“綠色制造”。只有這樣,電池行業才能實現下一輪的跨越式增長。
(電池中國網獨家稿件,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