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理工大學等科研團隊宣布全氣候電池產品研發成功。此外,低溫環境下整車系統集成及控制等關鍵技術也獲得突破,全球首批全氣候電動汽車將于2017年12月底發布,預計2020年完成4種車型共11輛產品樣車的開發,并開始示范運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張繼紅接受采訪時表示,將進一步整合相關技術,不管是低溫電池技術,還是無人駕駛技術,在2022年冬奧會期間能夠得到一個完整的、全面的呈現。
當氣溫從25℃下降到-20℃,汽車動力電池所能釋放的電量會降低30%,充電時間也會相應增加。因此,在低溫環境下,電動汽車運行通常會出現充電困難、續航里程大幅縮水的問題。而我國北方地區,如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冬季溫度經常在-20℃以下,是北方推行新能源汽車的障礙。
工信部發布7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7月份,我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6.2%,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55.2%。2017年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2萬輛和25.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2%和21.5%。對于2017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走勢,中汽協預測:將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預計市場銷量在80萬輛左右。
6月13日,工信部就《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2018年度至2020年度,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12%。中汽協根據2016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計算估算,新能源乘用車積分行業平均水平約為3%,《意見稿》指出在2018年大幅提升至8%的水平,如果該管理辦法獲得通過,或將大大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規模,刺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需求。而本次北京理工大學全氣候電池產品研發成功對于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推動北方地區的推廣應用。
我們前期分析曾指出,三元動力電池在新版《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以及新能源專用車放量增長的影響下,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建議關注三元電池產業鏈龍頭: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堅瑞沃能以及當升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