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會·清華大學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層研修班開課
在多種政策的促進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今年1至9月,新能源汽車生產30.2萬輛,銷售28.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3.0%和100.6%。然而,在產銷量支撐下的行業發展不可持續。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核心零部件缺失,尚未形成技術壁壘,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潛在危險。因此,掌握核心技術,提高產品性能及安全性,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是支撐產業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
2016年11月26日—27日,百人會·清華大學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層研修班第四期課程在清華大學開課,此次課程的主題為“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突破與創新”,來自政府、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企業的十余名行業專家與學員分享了在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所做出的積累和成果。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首席專家做了引導發言,介紹了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
材料安全是基礎
材料是電池研發的先導和基礎,提高能量密度需要電池材料進行合理匹配。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峰指出,為實現高比能目標,目前正極材料關注較多的是高鎳三元材料,而負極材料則通過引入硅的方式將能量密度提升至300瓦時/公斤,甚至350瓦時/公斤。高能量密度可以提高電動汽車續駛里程,但同時意味著潛在的化學不穩定性。吳鋒指出,電極正負極可采用表面修飾的方法通過包覆溫度敏感層,使電池內部任一微區達到預警溫度時,可阻斷電極反應,有效防止電池熱失控。他強調,安全問題首先涉及的就是材料,要有安全的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并且有機配合,才能做出一個安全的單體。
動力電池安全是核心
電動汽車的核心是動力部分,電池是核心中的核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歐陽明高表示,安全性、動力性、耐久性,這是電池的三個問題,其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防止動力電池的熱失控是目前關注的重點,過充電、過放電、自引發都可能導致熱失控,歐陽明高分別從這三個方面介紹了目前為防止熱失控采用的技術手段。
六項工作保障整車安全
截至2015年底,我國電動客車事故率達到千分之0.1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一倍多,隨著老舊車輛增多,特別是五年前推廣的電動客車的電池、整車技術尚未成熟,使得安全形勢更加嚴峻。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電動客車電控與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飛強指出,對安全事故進行分析,要從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制造到運輸存儲、充電、運營維保、報廢處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五個階段著手,開展防火、防水、防觸電、電池安全、監控安全、碰撞安全六個方面的安全技術研究工作,提高安全標準。李飛強分別從這六方面介紹了宇通客車在保障客車安全方面做出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
安全測試標準已初步建立
據中國汽車研究技術中心首席專家、新能源室主任王芳介紹,2009年,電動汽車標準委員會與堿性電池標委會聯合成立了動力電池工作組,到目前為止已形成了一系列的標準。她指出,動力電池的評價體系分為單體、模塊、系統三個層級,從單體的一致性,到整個系統的電性能表現,從單體的常規循環特性到整個系統的工況循環表征,再到單體的純電化學的安全性以及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的體現。王芳重點介紹了對于熱失控的評價,她強調,要想把電池做好,熱評價以及它和充放電耦合的評價體系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必須了解電池本身的熱特性以及熱穩定性以及整個生命周期衰減的變化,全面評估它的熱安全,設計熱管理體系,才能把整個電池設計做好。
蘇州匯川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勇、精進電動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永煒、上海捷新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樊曉松、北京科易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華劍鋒、上海新能源汽車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繆文泉、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開發總監胡建國也分別向學員分享了電機控制、整車安全、動力系統安全、整車測試、動力系統開發等方面的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高層研修班是是百人會服務行業的重要渠道之一,增強了企業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了解,為企業和政府、專家之間提供了充分交流的平臺。課程內容經過培訓團隊精心設計并與授課老師充分溝通,圍繞行業關注的熱點話題展開,形成了完整的課程體系。
研修班上,學員紛紛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專家進行了交流探討。有學員表示,此次研修班內容豐富,直擊產業發展核心問題,對企業未來發展有很大幫助。
(撰稿 楊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