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電池中國網主辦的第15期“Li+學社”大講堂上,來自整車、電池、材料、設備、機構等20余家國內產業鏈主流企業技術大咖匯聚一堂,深度探究了動力電池安全設計、電池行業標準國際化建設、多形態電池安全研究和產業鏈安全協同等業界技術痛點、難點問題。
期間,動力電池資深專家梅驁博士,從其整車與動力電池的開發經驗與角度,分享了其在動力電池安全研究和設計方面的經驗和思考,并同與會者深入交流。
圖為動力電池資深專家梅驁博士作交流分享
對于動力電池熱失控的研究重點,梅驁博士表示,“和動力電池熱失控預警相比,不如把更多精力放到防止熱擴散上更有效、更保底。”
“大量實驗結果表明,一方面,從數據出現異常到發生電池熱失控的時間非常短;另一方面,為了提高預測電池熱失控的能力,需要提前對大量參數進行選取、分析,還要考慮可能出現誤判等不確定的因素,因此,不管是縮短電池熱失控檢測時間,還是提早預測電池熱失控,難度都非常大,且代價也非常大。而聚焦于如何抑制電池熱失控、熱擴散,以及讓電池不出現明火或者冒煙時間更長之后才出現明火,實際上效果則更好?!泵夫埐┦窟M一步說明了研究重點之緣由,獲得了不少與會者的贊同。
對于抑制動力電池熱失控、熱擴散,他也舉例分享了兩種貼合實際的解決方案,一種是從冷卻散熱的設計,以及電池包排氣閥數量、位置、排量等要素設計把多余熱量快速導出去;另一種是做好電池內部的隔熱,阻隔或延緩熱擴散。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對于動力電池的安全性監測,包括BMS上會設定很多參數安全閾值,來監測電池性能的改變、壽命的影響等,但是實際上很多安全性事件不是觸發某一參數閾值,而是有一個慢慢累積過程,而且一些累積的損傷,對其他不穩定因素的觸發也是非常復雜的問題,因此很難依靠單一參數閾值,甚至多參數的耦合的閾值來簡單地判斷安全性?!泵夫埐┦垦a充表示,“這樣所產生的影響還需要更加深入和綜合性的研究?!蓖瑫r也佐證了其“把精力放到抑制熱失控、熱擴散更有效、更保底”的觀點。
此外,在現場討論交流中,與會專家們還一起交流了多個問題,包括對于熱失控后電池包定向噴射,梅驁從整車設計的角度表示會受結構設計帶來一些限制,目前沒有這方面定向需求;在減少電池配組方面,他表示尚無能夠減少熱失控率的直接依據;在電池包冷卻問題上,他認為冷媒直冷對安全性有一定作用,但是冷媒直冷的首要目的是低能耗的控溫和均溫,安全性只是其次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