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丨采編部
編輯丨麥 子
美編丨CBEA獨耀
▲圖為贏合科技副總經理阮丹琳發表演講
日前,在第二屆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CIBF深圳)國際交流會上,深圳市贏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阮丹琳發表了主題為《持續加強技術創新,助力鋰電行業大發展》的演講,深入討論了設備企業如何持續加強技術創新,助力鋰電行業大發展。
技術創新的需求來源
創新是一個行業和企業進步的靈魂,在激烈的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這對于鋰電設備企業來說更是如此。
阮丹琳指出,設備技術創新的需求來源在于——效能比、報廢率、性價比、保養費。要解決上述這些問題,歸根結底的落腳點在于“錢”。因此,設備廠商要為鋰電行業作出貢獻,為客戶作出貢獻,就要創造價值和節約成本,這是技術創新的需求來源。
那么,贏合科技是如何通過技術創新,為客戶節約成本和創造價值的呢?阮丹琳以“一棵樹”為例作了分析,樹葉就像贏合科技做出階段性成果的技術——比如自動換卷,公司的圓柱換卷機可以做到無人切換,連續8小時無需人工照看,這是加強自動化的創新;再比如,贏合科技的軟包線30PPM可以增加能效;此外,贏合推出的改善工藝、節約場地的激光切疊一體機;實現高效蒸發、優化烘箱干燥工藝、節能降耗的涂布機……
此外,贏合科技深刻理解CE認證標準,關注客戶操作和設備安全規范,對于SMED快速切換技術,以及類似除塵、除顆粒物等技術……“贏合集團旗下每一家分公司都會單獨去做的FEM分析,因為我們既是鋰電設備人,同時也是消費者,我們和電池廠一樣感同身受,要嚴格守護所產出每一個電芯的安全性?!比畹ち照f道。
要想達成上述的技術創新和產出效果,所有的來源是“這棵樹”的“根本”。贏合科技所獲得的技術創新成果得益于其技術架構及工具與探索。阮丹琳表示,贏合科技有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每個分公司專注于自己所負責的機型,通過自己的實驗室、配套檢測技術來了解和探查設備,洞察設備的表現力。
贏合科技已批量運用的技術
在技術創新的驅動下,截至目前贏合科技批量運用的設備技術已經非常多——涂布機能夠做到1.6m的寬幅,速度達到120m/min,一臺涂布機有240個檢測點,有70%的技術已閉環;現在做的超級大收卷能實現6.5T的載重,客觀上減少了客戶的接頭數量,使整線的報廢率降低;輥壓機精度做到±1.5μm;激光極耳成型機速度可達120m/min,毛刺控制≤10um、適應4.5um箔材、實現CCD全閉環及三級粉塵規避;軟包組裝線的單線效率是30ppm,兼容390/590系列一條組裝線有15臺以上的單機,有48閉環檢測點,31個專項的除塵、收集點,整線OE效率達到80%以上。
經過多年的發展,贏合科技的技術創新之樹早已根深葉茂,云蔚參天。
傾聽裝備自己的聲音
那么,是不是做到這個樣子就可以了呢?在贏合科技的技術部門來看,創新遠不止于此。
在設備研發過程中,“傾聽裝備自己的聲音”也十分重要——就是應用大量的檢測技術來了解設備,檢驗其是否按照設計的方式在進行,實時洞悉設備的工作能力。
阮丹琳表示,贏合科技的創新研發體系自建有張力模型、工作站集群,“告訴設備開發是從哪往前走”,這是研發體系非常重要的設計環節。比如,設備如何做到適應超薄材料,怎么做才能達到客戶對于粉塵和安全的要求……
在演講中,阮丹琳介紹了一個基于電池COE指標提高的項目,該項目歷時3個月時間,能夠達到1.5微米的要求。該檢測方式和標準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電池廠內檢標準,是贏合科技對行業作出諸多貢獻的其中一個技術點。
阮丹琳指出,實際上設備是會發出聲音的,但不是人耳朵聽到的響聲、噪聲。通過從客戶端取到的圖表數據,有些設備告訴你“我現在很舒服,是很好的工況下”;對于“不舒服”的圖表,可以將其分析出來,探究究竟是設備出現問題還是裝備出了問題,并及時進行改善。
為什么贏合會關注這個創新點?阮丹琳表示,對于許多電池企業來說,設備的保養通常需要很大費用。她透露,贏合科技已經做過兩次客戶現場的實驗,可以用工具來檢測出設備是不是在正常合規的運營狀態里,可以做到提前預警,這樣電池企業可以大幅降低設備的維護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由點匯成面的技術網絡是贏合科技目前在做的創新,包括由機理、探測、診斷、模型、贏合自己的實驗室、仿真平臺及實測的實驗數據、PID、運動控制等,正是贏合科技能給客戶提供更好、更穩定的產品的技術支撐手段。
助力鋰電行業大發展
為助力鋰電行業大發展,贏合科技希望跟行業同仁一起攜手并進,持續創新、不斷前行。
阮丹琳表示,贏合科技和上海電氣強強聯合,上海電氣對贏合科技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與德國MANZ達成戰略合作,除了熱復合的技術共享,其對歐標、安全等標準也對贏合進行深入輔導。從2019年開始,贏合科技跟眾多的頭部客戶實現了技術上的專項合作,在鋰電池工藝改善上,贏合科技的專項設備為行業的發展奉獻了力量,這些是贏合技術人員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對于贏合科技來說,創新是永無止境的。阮丹琳表示,贏合科技花了兩年時間,實現了技術研發平臺和自動研發體系從零到一的突破,現在形成了自己的研發風格,形成了自己的研發體系。面對百年一遇的鋰電行業大發展時期,贏合科技正在努力從一再走向一百的新征程!